襄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下设1个党委、19个基层党支部、4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21人。近年来集团党委立足国有企业的特殊属性,以抓实支部为载体,主动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五强创示范”融入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按照“因地制宜抓党建,融会贯通促发展”的指导思想,走出了一条符合企业实际的党建工作路子,促进了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公司党委多次被上级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量体裁衣,学习教育见实效
   公司党委立足供水工作实际,针对不同支部的特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五强创示范”活动,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对“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内容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把握关键环节,层层推进。坚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引导党员对照“四讲四有”标准,找差距,明不足,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同时,各公司党组织在做好集团公司党委要求的“规定动作”同时,按照各自不同工作性质和特点灵活多样地做好“自选动作”,有的发挥“互联网+”快捷高效的作用,利用QQ、微信将党员教育延伸到8小时以外;有的针对党员常在施工一线、早出晚归的特点,实行活动错峰安排,同时选派宣讲员开展“下工地、讲党课”等微课堂的形式送党课进工地进现场,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有的把“两学一做”内容制作成易学易懂的小视频、电脑桌面、手机屏保、随身卡片等发给党员,方便党员随时学习。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二、与时俱进,基层党建见新意
   公司党委在企业简报上开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及时宣传“两学一做”和“五强创示范”先进典型,同时要求集团所属的19个党支部坚持常抓常新,建立开放互动的团队学习氛围,牢固树立“党建也是生产力”理念,围绕职能特点,争创“一支部一品牌”。搭建“微平台”,探索“微教育”,开展“微活动”,在QQ群、微信群、APP等平台传播党建理论、展示党建成果,图文并茂,趣味轻松地推送时事政治、热点信息。2017年至今累计刊发、转载相关学习、资讯材料100余篇,转载、阅读量超过5万人次。“三微联动”将“微元素”线下线上、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结合,让党员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党性修养,也创新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形式。
   为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党员的日常管理,新成立了两个离退休党员党支部,针对在外流动党员和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党员,采取寄送学习资料,组建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等形式,与集团公司支部党员实现互联互通,同步学习,确保每个党员学习教育不“掉队”。

   三、示范引领,履责践诺见真章
   公司作为城市公益型企业,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三个作用”,创新推出了七项惠民举措,将便利与实惠带给群众,一座温馨便捷的连心桥正在市民群众中延伸,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是发挥党委“定向”作用。公司党委以保障安全供水、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要求襄阳中环水务公司精简办事流程,规范抄收服务,提高服务时效,印发了《客户手册》,并将客户服务规程在各营业厅不间断滚动播出。执行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减免优抚对象和低保群众的用水水费及用水报装费用。为给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开通了支付宝网上代交水费业务。对部分净水设施及水质检测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水质检测频率,扩大检测范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以上。
   二是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集团党委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发挥“突击队”、“顶梁柱”、“主心骨”作用,靠实干实绩牢固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导向。客服中心以“供水热线3454696”为轴心,强化“服务管理、服务调度、服务信息、服务监督”四大职能,确保回应好市民诉求和期待,年受理咨询电话20000余人(次);各窗口单位纷纷建立了党团员示范岗,划定了党员责任区,每月评选“党员服务之星”,创新打造“供水一线党旗红”品牌。使党员在技术上成才、业务上提高、素质上提升、作用上凸显,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模范,多次受到省、市及上级单位表彰,樊城管网公司被团中央、国务院国资委表彰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三是发挥典型“辐射”作用。公司全方位、多层次培树典型,深入开展了“岗位建功做表率、我为党旗添光彩”、“岗位比奉献、工作向我看”、先进员工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通过选树典型辐射带动其他职工一起开动脑筋想办法,心系用户忙抢险,营造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坚持停水事前报告和告知制度,号召一线职工所有检修、接水尽量在夜间进行,管网爆破等突发抢险尽量带水作业,避免影响用户正常用水。将抄表员逐步升级为客户服务代表,拓展服务领域,让服务进社区、进门、进户,倾听市民用户的意见和诉求,回应期待。

   四、扶贫攻坚,白云深处见真情
   位于高寒山区的南漳县板桥镇白云庵村,山峦环抱,云雾缭绕。但在这优美的生态环境背后,却有着一张令人窘迫的标签:省级贫困村。白云庵村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0亩,山林面积10817亩,四荒面积50亩,全村人口158户555人,劳动力320人,外出打工约有100多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和种植业,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245人。2014年底由襄阳水务集团实施对口帮扶以来,公司扶贫工作队结合每户家庭实际,制定了“一户一策”扶贫措施,明确了责任人和脱贫时间表。三年来公司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7万元,帮助该村硬化村级公路7公里,帮助村集体建起了60千瓦的光伏电站和30亩的核桃园,村集体可实现年收入约8万元。公司包保的30户共86人贫困对象预计在2017年底可脱贫出列。同时,为解决村民安全饮用水问题,工作队多次组织设计部门进行实地勘察,并积极与当地政府和水利部门积极磋商,目前,此项工作得到了市、县领导的重视,正在积极推进中。
   五、真抓实干,服务发展见实绩
   公司立足供水工作实际,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以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为视角,以服务城市建设为主线,积极做好自来水的生产经营,全力保障城市安全优质供水。积极抢抓襄阳市“两改两迁”、东津新区及各工业园区建设的机遇,以推进政府重点工程项目配套供水设施建设为中心,扩大管网覆盖面积,连接了市区至卧龙镇供水管网,升级改建了尹集加压泵站,实施了多处低压区供水管网改造等,整个城市供水管网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为拉伸城市供水管网骨架,确保管网运行安全,满足城市快速发展提供了用水支持。
   “纵合横通”的党建工作机制,多层面的党建工作网,为集团公司更好、更快地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同时也带动了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攀升。截止9月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9.21亿元,2017年至今实现利润总额1702万元,同比增长12%,完成年度指标的128%。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今天的水务集团,党建创新亮点纷呈、企业发展日新月异,鲜红的党旗始终指引着方向,鼓舞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