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乃万物之源,城市供水是城市的血液、经济的命脉。
漫漫长路,饮水思源。上世纪50年代,襄阳供水事业蹒跚起步。乘着改革开放的飞速列车,经过几代“襄水人”的不懈努力,襄阳城市供水事业锐意破冰,成效显著,让近200万居民成功实现“有水吃”“吃好水”。
改革开放40年来,襄阳城市日供水能力由13万立方米提高到95万立方米,服务人口从45万增加到近200万,水质综合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组建覆盖城市建成区及部分城郊乡镇的国有专业化供水集团公司,为城市供水提供了坚强保障,书写了襄阳城市供水事业的华丽篇章。
襄阳水务集团大门
城市供水沧桑巨变
水厂是城市供水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襄阳水务集团公司不断加快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城市供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虽然水厂数量增长不多,但供水能力呈几何式增长。
上世纪70年代末,襄阳只有两座水厂,分别是樊城的一水厂和襄城的二水厂,日供水能力只有13万立方米。经过40年的发展,水厂整体数量虽然只增加了3座(一水厂2007年停产),但日供水能力一举达到近百万立方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水厂大门
一水厂厂貌,现已停产拆除
二水厂厂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为解决樊城工业和居民用水缺水问题,扩大供水范围,1978年,市政府决定在樊城兴建三水厂(现米公水厂),分两期建设,建成后日供水能力为14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樊城片区自来水供应紧张的状况。
米公水厂鸟瞰图
1986年,市政府决定在襄阳古城东北角新城湾兴建四水厂(现新城湾水厂),当年8月破土动工,设计日供水能力为25万立方米,工程分两期建设。1988年5月,四水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日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1997年6月30日,四水厂二期工程竣工通水,日供水能力为15万立方米。
1987年新城湾水厂建设施工情景
新城湾水厂鸟瞰图
1991年11月,五水厂(现白家湾水厂)破土动工,占地15.8公顷,工程分四期建设,设计日供水能力为50万立方米。1993年,五水厂一期竣工,日供水能力为12.5万立方米;1995年,五水厂二期竣工,日供水能力12.5万立方米;2003年6月,五水厂三期竣工,日供水能力为12.5万立方米;2008年10月18日,五水厂四期及相关配套工程竣工,该水厂一举成为鄂西北最大的水厂。
白家湾水厂平流池
40年来,在“襄水人”的不断努力下,城市供水能力不断提升,供水管网不断拓展,供水服务面积达到30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到近200万,水质综合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如今,一个集制水、供水、售水为一体,覆盖整个城市的供水公司已初具规模,为襄阳供水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百万居民喝上水、喝好水
供水设施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襄阳水务集团公司、襄阳中环水务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筹集资金,延伸供水管网,做到供水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路修到哪里供水管道就铺到哪里;重点工程在哪里自来水就送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
近年来,公司筹资5亿多元,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加快管网建设工程进度,加大老旧管网改造力度,提高供水能力、延伸供水管网、扩大供水市场和供水覆盖率。先后实施了尹集乡、余家湖工业园、深圳工业园、樊西工业园、高新工业园、航空航天工业园、保康工业园、伙牌工业园、东津新区等区域供水工程以及市区多处管网改造工程,有效解决园区及沿线居民用水难、水压低、水量小、无水可用的问题,满足园区供水,积极支持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有力保障城市发展供水需求,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水质是供水的生命线。公司成立以来,不断加大投入,对净水设施及水质检测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供水水质安全保障能力,增加水质检测频率,扩大检测范围,水质检测项目由原来的23项增加到现在的106项,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以上。同时,每天公布水质常规检验指标,让居民放心用水。
用户至上 供水服务无小事
改革开放40年来,襄阳水务集团公司、襄阳中环水务公司不断完善供水服务,从原来的有口水吃发展到现在的有安全、稳定的用水保障;从40年前的粗放经营到现在初步建立优质高效的供水服务体系,供水质量和服务发生了质的飞跃。
公司积极延伸服务领域,加强抄收服务管理,开展一站式服务、差异化服务,确保从出厂到入户优质供水服务全覆盖。从给水工程设计施工、供水水质、抄表收费、供水压力、管线维护、计划性停水、客户服务等七方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明确服务时限和要求,主动接受监督。完善营销服务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客户用水档案信息库,通过电话、短信平台等渠道,提供快捷、高效的咨询、回访、投诉、缴费等信息化服务。
为应对突发事件,公司专门安排维修人员24小时备勤,一旦发现管网漏水,及时抢修,做到“小修不过夜,大修不过天”。
供水管道爆破抢修场景
本着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2006年,公司成立客户服务中心,建立完善用户投诉机制,畅通用户诉求渠道。公司客服热线3454696全天候服务,及时受理用水问题。公司建立用户报装大厅,探索“一站式报装服务”。完善水费收取方式,从原来上门收费,到营业大厅现金缴、POS机刷卡、预存水费、银行代扣、个人网银缴费、微信缴费、支付宝缴费等,让居民用水缴费更便捷。
全力打造区域性水务集团
走进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明确新目标,争创新作为。改革开放40年来,襄阳水务集团公司、襄阳中环水务公司紧紧围绕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记保障城市安全供水使命,立足城市供水主业,不忘初心,不断深化改革,铸就了襄阳城市供水事业的辉煌,为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一步,公司将以打造城市供水为主业的区域性水务运营及水务资产经营管理集团公司为目标,继续围绕城市自来水设施的完善、优化、配套做文章,着力解决襄阳城市供水设施配套及安全保障服务上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供水保障能力,优化供水管网布局,提高供水服务水平,让居民喝上放心水,为支持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和“一极两中心”建设创造新的辉煌。
襄阳供水改革发展历程
襄阳水务集团公司自1958年建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1984年成立自来水公司,实行经理负责制。
1992年12月更名为供水总公司,成立多个子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2005年组建襄阳水务集团,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法人治理结构。
2011年6月,公司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签订产权交易合同,出资收购宜城江河供水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并更名为襄阳水务集团宜城天河供水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与央企对接的要求,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控股的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合同。双方共同出资组建了襄阳中环水务公司,实现了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
通过资源整合,襄阳水务集团公司现拥有一个参股公司(持股50%的襄阳中环水务有限公司)、两个全资子公司(宜城天河供水有限公司、房屋租赁管理有限公司);襄阳中环水务公司承接了襄阳水务集团原有的主营和相关业务,拥有4座大中型水厂,2个子公司(供水工程公司、市政工程公司)、2个分公司(襄城管网运营维护分公司、樊城管网运营维护分公司)、6个营业所及客户服务中心、水质检测中心等,肩负着襄阳市区及城市周边区域居民的供水任务。
荣誉
多年来,襄阳水务集团公司、襄阳中环水务公司始终致力于发展城市供水事业,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管理体系,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襄阳水务集团公司连续九届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先后被原国家建设部、湖北省和襄阳市授予“优质文明服务企业”称号,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称号。2017年5月,襄阳中环水务公司樊城管网运营维护分公司被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国资委授予“2015—2016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转载自襄阳日报2018年12月3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