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是襄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2018年到南漳县板桥镇白云庵村任驻村队长,开始了光荣而艰巨的脱贫攻坚工作。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助力脱贫,为白云庵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谱写了一首“巾帼”篇章。

                                                      “就我一个女队长”
第一次参加南漳县板桥镇驻村工作队会议后,刘艳开玩笑地说“黑压压一会议室全是男的,就我一个女的”。刘艳是名老财务,用她的话说,自己是技术干部,干财务工作几十年。一年前,集团公司决定让她担任白云庵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时她是犹豫的,两老年事已高,作为女儿,应当常陪伴父母,身边尽孝。但是,看到贫困户的各种困境,刘艳的心久久无法平静,毅然扛起责任,挑起脱贫攻坚重任。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不忘初心,不忘自己共产党员干部的身份、责任和使命,自己哪怕是最微弱的光,也要照亮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我只找你们驻村工作队队长刘艳”

    心中时时念群众疾苦,才能事事为百姓解忧。刘艳把群众的期待化成工作的热情,只要是群众来办事,她都会热情接待,尤其是贫困群众。“我只找你们驻村工作队队长刘艳,我只信她的话”,这是白云庵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刘友艳的原话,刘友艳常年居住在一个低矮的土坯房里,由于没有文化,思想落后,村里多次给其宣传危房改造政策,刘友艳不但不理解,还与村干部产生了误解与矛盾。刘艳听说后立马组织工作队对刘友艳开展思想疏导工作,从春天到夏天,从夏天再到秋天,只要她有时间就到刘友艳家中拉家常,问冷暖,终于做通了其工作,危房改造顺利开工了。她说群众不理解是我们的工作没做细、没做到位,只要用心、用情、用力认真做,没有办不成的事。
    贫困村脱贫致富需要典型带动,贫困户刘友江就是她帮扶典型中的一个,刘艳初次走进贫困户刘友江家中,映入眼帘的“家徒四壁”着实让她大吃一惊,花甲之年的刘友江,独生儿子于2012年因意外事故死亡,老俩口长年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拨,生活极其困难,在刘艳的帮扶下,刘友江突出养殖和种植两大产业,2018年养牛4头,养羊30只,种植有机辣椒30亩,年收入10万多元。
                                                      “终于有自来水了” 
    刘艳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抓实抓细,绝对不走过场。经一段时间的走访,她了解到大部分贫困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可是非贫困户未接上自来水,水务集团作为自来水生产企业,具有行业优势,她决定想办法为剩下的62户非贫困户接通自来水。她立马向水务集团领导请示,她的想法得到了水务集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水务集团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勘探设计测量,投入土建、人工、水管以及水利配套设施价值达25万元,现白云庵村90%的村民都能喝上较为洁净的自来水。
    如今,刘艳和她的工作队已经交出了一份脱贫攻坚的阶段性答卷,这答卷上的蓝图,正在让白云庵村嬗变成新的模样。

(转载自汉江创客微信公众号)